2)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进步奖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希孟笑道:“趁着我和你师母还不老,帮你们照顾孩子也是可以的。”

  这话一说,夏知凤竟然没有红脸,也没有害羞,显然她的心脏够强大。

  “师父,我和庶宁商量过了,我要等他把第一批学生送出贵州,送进济民学堂。”

  张希孟又是微微愕然,是啊,当一个地方的年轻人,能够通过公平合理的方式,走出家乡,进入朝廷,成为这个天下的管理者之一,实现了身份的跃升,这块地方,也就会变得忠心耿耿,血肉相连,再也分不开。

  “庶宁那小子确实是做一件大事,只是总这么拖延着,似乎也不好吧?万一年头太多了,岂不是耽误我抱孙子了?”

  夏知凤呵呵一笑,“师父过虑了,庶宁已经摸清楚了那边学生的程度……而且黄观已经去了!”

  黄观!

  张希孟眼前一亮,要说张庶宁是专研考试规律,从而找到了通关秘密,那么黄观就是天授英才,考试之神。

  与生俱来的本事,不服不行。

  别管多难的考试,人家都是永远的第一名。

  他也从济民学堂毕业,还跑去了贵州帮张庶宁,贵州学子确实希望不小。

  “最快三年,最迟五年,贵州就会有一批年轻人,走出崇山峻岭,走进最好的学堂,日后成为大明的顶级人才,为国效力。”

  张希孟微微颔首,“那好,我就再等几年抱孙子……不过可这个科技发展,却是刻不容缓了。”

  张希孟立刻给各处写信,询问各地的情况。

  要说发展的速度,还是首推北平。

  伴随着岭北之战的胜利,蓝玉移师西域,诸王、诸将,悉数云集,他们堪称眼下大明最强的一个军团。

  军中开支,加上蒙古诸部的市场需求,直接给北平喂了一大碗人参百补汤。

  军械兵器,呢绒衣料,其他的种种商品,海量的订单落到了北平,使得工厂迅速发展,雇工数量,飞速增加,甚至超过了二十万大关。

  有这么多工人,整个北平,连同开平,大沽等地,全都百业兴旺,人口云集。

  城市人口的骤然增加,产生了很有趣的变化。

  其一,北平等地的小吃开始增多,方便快捷,又相对味美好吃的面条,饺子,包子,馄饨,在北京大行其道。

  另外各种熟食也多了起来,烧鸡、烤鸡、熏鸡,猪头肉,猪耳朵……快速的城市化,催生了太多有趣的东西。

  但是食物能想办法解决,燃料却不是那么容易。

  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要是靠着木材,估计能把北平周围的山都给砍成苏穗宗的脑壳……

  所以煤炭就成为新的风口……

  原来北平最可怕的行业是伐木,又累又要命。

  现在变成了挖煤……更累,更要命!

  张希孟从各地收集消息,汇总到了手里,他是惊喜交加。

  此时的大明朝,绝对处于一个科技爆发的前夜。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