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闲话。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乡土社会,是没有秘密可言的,谁干了坏事,十里八乡都会知道。

  还有一层,就是长时间生息繁衍,彼此结亲,一个村子论起来,别管远近,多数都是亲戚。

  面对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朋,杀人啊,抢劫啊,这类的案子,还真不容易下得去手。即便发生了,往往村子里的族老就会按照宗法处置。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能闹到衙门的案子,往往是经济纠纷,其中又以侵占土地为主。

  而这类案子,又普遍表现为强者侵占弱者的,弱者主动去占强者的便宜,这种情况概率着实不高。

  再有别忘了,在大元朝治下,人可是分三六九等的,虽然不一定有明文规定,但是各地约定俗成,蒙古人,色目人,官吏,豪强,就是比普通百姓高了不知道多少等。

  这种案子办起来很容易,甚至能集中办理。

  查清楚恶行,把人杀了,收上来土地,直接分给受害的百姓,一点也不麻烦。

  至于真正有争议的案子,可以等站稳脚跟,有了精力,仔细核查清楚,再进行处理。

  “上位,其实让卑职说,弄清楚是非对错,并不是很难,难的就是有没有魄力,能够铁腕处置,伸张正义,为民做主!”

  这话说的朱元璋好想大笑,有没有魄力?用得着问咱吗?

  他看了眼李善长,发现这位李先生正迎着自己的目光,笑容可掬。

  这个刹那,朱元璋好想感觉到了什么。

  李善长这家伙似乎跟以前不一样了,笑容之中,多了一分真诚!

  “李先生,既然如此,这事你就负责,让张先生协助你!”

  朱元璋交代之后,打马向前,他指挥着兵马,接管衙门、军营、大牢、仓库,并且将四门士兵换成了自己的人。

  他又下令张贴布告,安抚人心,商住贸易,一切如旧。

  滁州的百姓,惊讶地发现,这些红巾军居然没有进入民宅的情况。

  他们只是查封了跟元廷有关的东西,对于民众的家产,秋毫无犯。

  还有人在路边空地,搭起了帐篷,士兵就在帐篷休息,居然没有进入民居!

  怎么可能?

  这都是贼兵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怎么会放过老百姓?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他们准是想让大家伙放松心思,随后再杀个措手不及。

  大家伙都不能放松警惕……大姑娘小媳妇,务必要把上衣和裙子用布条系好了,在手里准备一些金银首饰。

  贼人都性子急,他们冲进来,要强行无理,有布条系着,就解不开了。这时候再把金银给他们,得了便宜,就去找下一个了。

  还有,脸上多抹点锅底灰儿,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安全!

  上了年纪的,耐心教导保命之法,年轻的将信将疑,也不知道有用没用,反正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