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月球》!(求订阅!)_我的导演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怕是部小成本电影,没有巨星出演,观众也依然会忍不住好奇,华国人拍的科幻片,到底会拍成什么样。

  再加上李谦上一部电影大卖一亿票房,口碑又好,已经有了一定的票房号召力。

  所以,小成本科幻片是首选。

  但是科幻这两个字,通常就是跟小成本绝缘的。

  又能做到真正的科幻,成本又低,可不好找。

  最终,李谦才选定一部孤独又伤感的小成本科幻片《月球》。

  平平无奇的片名,甚至平常到观众一听这个片名,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部纪录片或者科普片。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就一条线。

  诺干年后,人类已经能登上月球,一家科技公司致力于月球的能源开发,通过采集氦-3来满足地球对能源的需求。

  该公司在月球设有开采基地,但是只有一名员工,派遣周期为三年,完成了三年的工作,就能回到地球和家人团聚。

  但是,真正的员工早在十几年前就回去了,留在月球上工作的只是他的克隆人,还是第五个克隆人。

  克隆人的寿命因为基因缺陷只有三年,和派遣周期一样。

  每三年就焚毁一个,然后唤醒下一个,已经连续焚毁四个了。

  而每一个克隆人,都移植了本体的记忆,包括所有工作、家庭、生活的记忆,跟真正的那名员工没有区别。

  他们从被唤醒的那一刻开始,都以为自己是刚刚被派来月球,正准备完成接下来三年的任务,三年后就可以离开了。

  这部电影,所有镜头都是在月球上,地球上的镜头,比如克隆人观看本体妻子、女儿的录像带,都是在录像带里出现。

  说实话,李谦在脑海里找到这部电影的时候,都有些震撼。

  说一句经典丝毫不为过,即便是记忆中五毛钱的特效,根本感受不到科技感。

  不过,揭露真相之后,真的会让人没由来感到深深的伤感和孤独。

  一个克隆人,带着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和牵挂,在隔着几十万公里的月球上工作。

  整个月球就他一个人,外加一个机器人。

  支撑他坚持三年工作的唯一动力,就是远在地球的妻女,这么拼命工作也是为了他们。

  但是当已经整整工作了快三年的克隆人5号,满心欢喜地以为就可以和家人团聚时,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假的,他的妻子、女儿都只是存在记忆中,是植入的记忆,他只是个克隆人。

  那种感觉,就好像整个天都塌了。

  之后被激活的克隆人6号,同样被植入了本体的记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记忆,有着同一个妻子、女儿。

  包括之前到期被焚毁的四个克隆人,以及停在地下室里还未被激活的克隆人7号、8号...乃至几十号。

  他们都有妻女,但是那却不是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孤独、伤感,是初看之后,最直观的感觉。

  不过,光是负面情绪很难大卖,就像《投名状》的失利,就是很好的教训。

  后面克隆人5号、6号相互合作、共同努力,逃回地球揭发公司的阴谋,两个用同一个身份的克隆人竟然能和平相处,互帮互助。

  甚至能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成全对方,又是温情的画面。

  虽然让人感到孤独和伤感,但是电影依然感人!

  能感动观众,这就成功了一部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