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九章 天下黍米_昭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隔千里之外,看到了那位坐在长安城里的天子。

  “让我有些好奇的是,三年时间,他信中所说的掌控长安,到底掌控到哪种地步了。”

  沈徽微微欠身,开口道:“王爷,长安城的事情倒可以放一放,幽州那边的事情有些召集,要您来拿方向。”

  他沉声道:“契丹人这一次大败突厥,锐气更盛,裴将军说,他们在幽州之外大量集结,准备强攻幽州,兑现当年康贼许给他们承诺。”

  林某人脸上的笑意收敛了起来。

  他扭头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缓缓说道:“这三年时间,我一直小心翼翼,生怕一次打疼了他们,他们就不肯替我们来练兵了。”

  说到这里,越王殿下眯了眯眼睛,眼中凶光隐现。

  “突厥人已经日落西山,吃败仗并不奇怪,如果这些契丹人敢大肆进攻幽州,我会让他们好好记住这个教训。”

  说完这句话,林昭看向沈徽,微笑道:“这件事,回头我亲自给裴将军写信安排,昭明先生就不要过问了。”

  林三郎笑容平和。

  “先生还有别的事情么?”

  “还有…”

  沈徽面露难色,低声道:“王爷您,上两个月交待下来的事情,让各州郡以考试取官吏,这件事已经传到了长安去,长安城里的官员,御史,都在骂王爷您私设科考,说您有……”

  “有割据立国之嫌…”

  “什么叫割据之嫌?”

  越王爷皱了皱眉头,开口道:“咱们从永德五年长安陷落开始,不就已经开始割据了么?”

  沈徽面露苦笑。

  “王爷,这些话,是不能放在明处的,无论如何,平卢节度使府,依旧是大周的官赎,朝廷里那么多人弹劾王爷,毕竟对咱们不利……”

  “没什么不利的。”

  林昭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他们不嫌废纸,就让他们弹劾去,朝廷真要是拿我们有办法,本王现在已经死了几十次了。”

  说到这里,林昭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对了,赵甫平在长安如何?”

  “尚好。”

  沈徽低声道:“赵将军仍是禁军副将,平日里负责禁军的训练,如今关中渐渐恢复了生息,朝廷的禁军人数,也近十万人了。”

  说到这里,沈徽顿了顿,继续说道:“赵将军今年已经两次来信,说想要返回青州了…”

  林昭想了想,摇头道:“既然他在禁军过得不错,那就继续留在长安罢,回青州的事情,过两年再说。”

  林昭看向沈徽,微笑道:“现在咱们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扩城的事情,城外数万民夫不能断了粮食,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越王殿下轻声道:“这一次扩城弄得好了,以后青州城就是天下除长安洛阳之外,有数的几座大城之一了。”

  沈徽也跟着笑了笑:“即便是现在,青州的人口已经距离洛阳不远了。”

  这位年过半百的读书人轻声感慨:“属下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王爷您到青州,不到十年的时间,青州便已经天翻地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属下是绝对不敢相信的。”

  “非我一人之力。”

  林昭轻声道:“重要的是,那些在青州做生意的商人,他们带来了财富,带来了人口,也带来了繁荣。”

  “青州城的商人,替咱们养活了一半平卢军。”

  沈徽微微点头,轻声道:“属下从前觉得,商人都是借奸巧夺民利的小人,如今看来,这些商人…的确能够繁荣一地。”

  话说到这里,沈徽长长的叹了口气:“只不过天下之黍有数,商人无非买东卖西,是损别地以利青州…”

  这就是这个时代士大夫对于商人的看法了。

  林昭微微摇头。

  “大商人可以聚集资源,集中生产,效率是要高上不少的。”

  越王爷伸手拍了拍沈徽的肩膀,微笑道:“天下之黍未必有数,况且天下除了吃饭,还要穿衣,商人虽然逐利,但用的好了,也可以利国利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