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有诗才_昭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久无语。

  过了不知道多久之后,这位探花郎才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开口道:“这一首……还是不要轻易示人了,容易得罪人。”

  如果悯农其一,只是在说农夫的苦处,那么这首其二,就不止是在说农民苦处这么简单了,往小了说,它讥讽了地方上的地主以及官员,往大了说,整个朝廷都多多少少被它骂了进去。

  毕竟有农夫饿死,便是民不聊生。

  林昭点了点头,开口道:“这两首诗是侄儿幼年在东湖镇所写,写成之后也觉得第二首诗不太合适,昨天便只在试卷上写了第一首。”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写出两首同水平的传世诗,那么这个人多多少少有些让人怀疑,但是幼年所写一直记在心里,便不那么奇怪了,林简有些古怪的看了林昭一眼,轻声道:“看来,三郎对越州林氏,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感。”

  林简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林昭是幼年在东湖镇,看到东湖镇农夫,才写下了这悯农其二,那么按道理说,当时还年幼的林三郎,自然看不见官府以及朝廷,因此他这首悯农其二,就是在讥讽东湖镇的地主。

  众所周知,东湖镇最大的地主,便是越州林氏。

  这就是典型的误会了。

  林三郎连忙摇头,苦笑道:“只是随手所写,没有讽刺林家的意思。”

  “骂一骂也没有关系。”

  林元达低声道:“地方上的士绅,确实有可恶之处。”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着林昭,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三郎诗才惊人,今后一定是咱们林家最为出名之人。”

  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出名的路径,便是诗文,有时候一首诗,一篇文章,就可以让一个人被千古传颂,被一代代人记住。

  就拿那位谪仙人来说,后世从三五岁的稚子,到七八十的老人,哪怕目不识丁,也会背一背床前明月光,知道有一个李太白。

  而与李仙人同时代的皇帝是谁,除了一些历史爱好者之外,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因此,政治家哪怕做到十分优秀的地步,在民间的传颂度,也很难赶得上文人墨客。

  说着,林简低头看了看桌子上的两首诗,最终开口道:“这两首诗,其一是可以发在长安风上的,但是第二首暂且就不要拿出来了,你现在正式考功名的关键时候,不要被人找到话柄,说你诽谤朝廷。”

  林昭点了点头:“侄儿记下了。”

  元达公伸手,把林昭所写的那首悯农其二叠了起来,塞进了自己的袖子里,然后继续说道:“国子监秋试,三郎你已经过了,等过了年关,到明年一二月份的时候,便可以去参加礼部的科考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林昭。

  “等过两天为叔把秋试的事情处理完了,你就到我这里来,我亲自教你如何科考。”

  说到这里,他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三郎你今年才十四岁,过了年也才十五岁,要是十五岁中了进士,便是有国以来最年少的进士,到时候咱们越州林家,就能在长安城扬名了。”

  林林昭咳嗽了一声,立刻低头欠身道:“多谢七叔照拂。”

  “自家人,不用客气。”

  ……

  与林简客套了几句之后,林昭便离开了国子祭酒的书房,去了一趟编撰司,此时下一期的长安风内容已经交由宫中审核果,即将刊发了,林昭把自己写的那首悯农,递给了编撰司负责刊印的一个管事,吩咐道:“把这首诗,印在下一期的长安风上。”

  这管事抬头看了林昭一眼,小心翼翼的问道:“林总编,这东西,不用先给宫里看么?”

  “不用,你自印就是。”

  林三郎咳嗽了一声,开口道:“稍后我会给宫里打招呼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