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节 大题_还看今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贾县长他们那边?”沙正阳抬起头看着曹清泰。

  “贾国英很聪明的人,只要市委这边有动作出来,他就应该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赵嵩那边我会和他提一提,郭业山就不用说了。”曹清泰想了一想才道:“关键在于你们的方案要周密详实,不能只考虑企业利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嗯,我是指企业职工。”

  回到银台,沙正阳就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来做好这道题。

  他意识到了这道题的高难度,同时也同样意识到如果做好了这道题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光环,甚至比搞好了东方红酒业带来的政治加成更多。

  对包括国营企业的改造和改制历来是一道难题,而且这道题一直到十多二十年后一样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现在山东陈光已经在诸城开始推进了他的“卖光”战略,黄鸿年的中策公司也在各地印证这一现实,那么自己用乡镇企业来兼并濒临破产的国企,从而走出一条路来,如果能够成功,肯定会作为一个典型。

  事实上沙正阳也不知道就算是东方红酒业兼并县酒厂成功了,这种经验能不能复制到其他事例上,在他看来,或许借鉴经验可以,但是要彻底复制,恐怕不会让人满意。

  在办公桌前思考了足足一个小时,沙正阳才开始下笔。

  第一是方案,第二是一些思考。

  方案其实很简单,之前就已经考虑过多次了,沙正阳私下里已经和方东儒谈过多少次,当然这并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东西,沙正阳只是通过这种谈话来了解县酒厂近况,以及工人们的内心真实想法。

  沙正阳考虑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鉴于目前县酒厂基本上是资不抵债,资产基本上都属于银行,那么兼并就是资产债务全部接手,需要剥离部分工人和离退休职工交给县政府,那么其余交由东方红酒业,这种情况下,东方红酒业可以考虑以溢价方式收购,也就意味着可以支付部分资金交给县政府,作为县里解决这些职工的资金。

  第二个方案则是东方红酒业和县政府协商,以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作为法律依据,根据现有职工年龄结构情况,确定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筹资完成企业职工社保体系。

  第三个方案更宏大,是建立在一二方案之上,将东方红酒业的改制也加入进来,一并完成,实现企业职工持股与国有股、集体股共存的混合制企业模式。

  这一步跨得有点儿大,但是沙正阳觉得这种改制时越早越好,到了后面企业规模越大,要想搞这种改制,难度和政治风险就大多了,领导也都不愿意来承担这个责任了。

  这一写沙正阳就写到了晚上十二点过,这才有了一个大概的初稿,经过几番润色后,大概架构就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