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四章 老黄牛!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设立府军前卫亲军指挥使司,置指挥使五员,指挥同知十员,指挥佥事十二员,卫镇抚十员,经历司经历五员,千户所正千户二十五员,副千户五十员,所镇抚五十员,百户二百五十员。

  而朱文圣之所以迟疑,便是因为涉及军权,担心招来非议。

  他与皇帝毕竟不同。皇帝当太孙没几年,仁宗便走了,而先帝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洪武二十八年后,已经是以太孙之尊,行国君之实了。

  如今,皇帝正值壮年,他就这么急吼吼的要分兵权,岂不是大大的不孝。要不是上书的是他的亲娘舅,朱文圣都会以为是在成心害他。

  瞧了一眼太子,朱雄英澹澹道:“这本设立府军前卫亲军指挥使司的奏本,是朕让你舅舅上的。”

  西征、北伐又淬炼了一批饱战之士,太子日渐年长,需要挑的胆子越来越重,手里没有一支像样的野战军卫,是镇不住场子的。

  而且朱雄英还打算,太子大婚后,由他领衔整治水利,势必要游走于各地。东宫现在那点样子货,他还真不放心。

  至于朱文圣的那点小心思,他哪里能不清楚。朱雄英从御壁的暗格中,拿出一个锦盒,递给儿子,让他打开。

  传位遗诏?而且,还有六位重臣签押为证。

  “父皇,您的身体是不是?”

  笑着摆了摆手,朱雄英笑着道:“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日红,朕也不是神仙,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天。”

  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更可能睡了一觉长眠不醒,谁说的准呢?

  要是小门小户就算了,死了也没多少家财可分。可朱家是皇族,帝位传承有序,关乎社稷、天下。朱文圣是储君,又是长子,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早点把诏书写好,稳了朱文圣的心,对这孩子将来的路,很有帮助。

  一般的皇帝,哪怕是对太子,话都是停留在嘴上,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易松口。

  但朱家与他们不同,洪武元年的时,仁宗入主东宫,先帝就明确表示,本朝储位绝不动摇,且立皇太孙,巩固东宫。

  嫡长子继承制,在大明朝已然是定例,朱雄英也不认为有什么毛病。所以,选择写在纸上。万一他来不及交待,太子可凭借此遗诏,继承大统。

  “行了,你不用那么看朕!朕身体还好着呢!午膳不是还吃了支羊腿么?”

  “你干你的,不必听那些腐儒啰嗦。朕与先帝一般,都是为儿孙,做老黄牛而已。”

  打仗,朱文圣这辈子怕是赶不上他了;可治国却要比他强。水利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有利南北货物、军需的转运。

  别以为这是小事,就算是民工的工钱,饭食,都不是简单的事,这里面学问大了。做老子的,只能帮他置办齐车马炮,能干成什么样,还得看朱文圣自己。

  “对了,明天跟朕去趟工部。那件事,朕都交待好几年了,他们总算搞出来了。”

  “有了水泥这东西,老百姓以后干什么都方便了。”

  昨日,工部尚书-郑赐觐见说,拿它来筑城!筑什么城,要用也是先修路好不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