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断桥或是艺术学院_罪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上去像号啕,有时听上去像怒吼。到了秋季水位暴涨的时候,更如万马奔腾,彻夜地响个不停。

  传言归传言,真正看清年轻人面目的,没有。

  因为自从这桥坍塌后,这谷里便少有人烟。当初修桥,是为了贯通一条公路。而这条公路眼下早已被改道。那里又建了一座新桥,这次没塌,它把河谷两边的公路接上了。

  这里便成为一段历史,一股烟,彻底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年侦办断桥案的刑事警察叫钟好,现在已是银河公安局刑侦支队长,一个出了名的刑警。当然,惹出的事也不少。

  关于钟好的传闻,宫渡已经了解不少。

  按案卷记录,当年承建大桥的这家公司经理,卧轨自杀后留下一女儿,当时十二岁。

  艺术学院出事的那晚,有目击者称,一辆黑色的车子从城内一直驶到了断崖上。车内走下来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六、七岁。他将车子停靠在一片树荫中,四下看了看,沿着山路往沟谷去。

  从山顶到沟谷,是有一条小径的。当年修桥时人们踩出的。个别地方,还建了护栏。所以,即或是黑夜,往下走还是很安全的。

  年轻人像是有什么急事,下坡时走的很快,近乎小跑着。不大工夫便到了谷底。

  谷底静静的,除了哗哗的水声,他听不到其他。年轻人似乎有些失望,他好像急切地想看什么。或许是像传说中的在期望另一个影子的出现。可是遗憾的很。这个夜晚,另一个传说中的影子没有出现。

  年轻人在第二个桥孔下站了许久,有点不甘心地走上桥头。剩下的这半座桥,他像是很熟悉,他站在断桥上,也是背对着河的上游,也是手扶着栏杆,目光有点忧伤地望住狂泄而去的银河。

  半个小时后,年轻人离开。沿着原路返回到山顶。往车子跟前去时,他又回过身来,朝崖下的河谷看了几眼。

  月光打在他的脸上,有人借着月光,看清了他的脸。

  那是一张干净透彻的脸,写满了帅气。哦,还有一股文质彬彬。看上去那么的年轻,那么的俊美。

  艺术学院一直是个是非不断的地方,估计这跟学校的特质有关。

  这所学校是省里一所高质量的艺术类高等院校,招生对象是初高中生。也就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有些甚至十四、五岁。这么年轻的孩子带着艺术的梦想而来,在这家院校接受熏陶,他们或跳舞,或唱歌。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是青春飞扬,歌声激荡。

  校长李镇道是社会名流,他身兼数职,头衔一大堆。在这座城市里,校长李镇道算是一个地位和身份非常独特的人。

  据最新消息说,他有可能当选为新一届市政协副主席。

  那年的风波跟一封举报信有关。这封信先是通过几个特殊渠道,到了银河还有海东省个别领导手里。信里反映了一些艺术学院的问题,这些问题很严重,而且都涉及到院长李镇道。

  但不知什么原因,这封信被压下了,并没有按举报者期待的那样,立刻在银河激起什么漩涡。举报者等了一段时间,不见动静,遂采取了更为过激的行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