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这东西,干了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这东西,干了

  陈工这一看就是半个小时,看得非常仔细,高振东也不急,就在那里坐着慢慢等。

  热电偶这份材料结构和上一份差不多,但是其实从设计深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上一份那么深的,毕竟上一份东西简单,图纸又是提前画好的。

  而这一份,高振东即使知道N型热电偶的相关技术,他也不敢直接写上去,解释不清楚的,甚至都没有提出N型热电偶这个概念。

  但是他在里面详细分析了热电偶的用途、基本原理、轧钢厂现有条件、缺什么、需要什么、研究计划等等,本子的整体说服力很强。

  仔细看了半小时,陈工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后生可畏啊,小高,仔细说说你的看法,虽然材料里说了不少,我还是想亲耳听听你的想法。”

  高振东理了理思绪,开始汇报:“我在车间里的时候,发现温度这个东西贯穿了我们厂生产的整个流程。基本所有工序的转序、工序中的处理方法和时机、成品的质量情况等等,都离不开对温度的判断。”

  高振东还顺便举了一些自己看到的例子。

  陈工点点头:“你的眼光很敏锐,没错。”

  高振东继续说:“但是我看了实际生产情况,基本所有的工人同志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度的判断都基本基于经验和其外在表现,再结合结合工艺用时等一些辅助条件。”

  “我也研究了相关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厂内规程规范,虽然时间所限,个人能力也还不足,没有能完全看过,但是基本上规程规范上也和实际生产过程差不多,我们的工人同志对规程规范执行得非常好。”

  说到这里,高振东用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陈工笑了:“滑头,伱就直接说厂里规范也没办法不就是了。”

  高振东正了正脸色:“不是不是,我是真觉得厂里的规范已经很好了,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很好的指导了工人的生产。”

  陈工笑了,脸上有一抹得色,很明显,他自己也觉得是这样。

  高振东继续自己的汇报:“我感觉当前这种靠生产专家和间接参数判断生产状态的方法不是不能用,但是对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明显是不利的,最重要的是,日后如果对生产线进行技改,改造为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生产线的话,这种情形就会造成很大影响。”

  陈工对高振东的觉悟很满意:“你说得对。生产专家.嗯,小高你觉悟很高啊,哈哈。”

  “嘿嘿,我就觉得一线工人同志在实际生产方面真是专家,比我这种初出茅庐的强太多了。”高振东谦虚了一句继续说。

  “恰好我在学校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过一些相关材料,自己做自动化的对传感器这块也比较感兴趣,自学了一下。我准备两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